要问过去几十年,哪些是中国高教领域的重大改革,“985”、“211”,再到今天的“双一流”,绝对当仁不让。
无数高校赶上了“东风”,更多高校则无奈“落选”。
2017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确定了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其中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40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8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双一流”成为我国推动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成为许多高校“逆袭”的重大机遇。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实行动态调整、有进有出的“双一流”建设,几年来新晋“双一流”高校发展如何?未来又将如何应对?
▎新晋“双一流”高校有哪些?
“双一流”建设项目是对我国原985、211大学的布局进行重新调整。
原985、211大学全部进入“双一流”名单。其中,3所非985高校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
此外,还有25所非985、211高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这些高校成功抓住了高教发展的新一轮机遇。
启动于2017年的“双一流”项目,至今已是两年有余。这些新晋“双一流”高校,到今天发展如何?
在探讨之前,需要明确的是,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的变革也不能立竿见影。一所大学的发展成果不是短时间就能完全显现的,本文仅从浅层进行探讨。
同时,也需要看到,这些新晋“双一流”高校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讨论中也无法“一概而论”。
比如,中国科学院大学。作为中国科学院实践科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的一个成功范例,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更名以后,短短几年,国科大进步巨大。
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以18个A+、30个A类学科的成绩,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2018年6月,国科大首届本科生毕业,深造率高达84.1%,成绩瞩目。
2019年11月,科睿唯安公司公布的最新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显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居全球81位,继续保持内地高校第一。
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情况同样比较特殊。
作为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57年起就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
其目前拥有23个研究所(院、基地)、6家医院、7所学院、56个创新单元,与普通高校情况不同。
此外,一些“小众”特色型高校也需关注。
比如,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位居八大美院之首的中央美术学院;创建于1952年,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校之一,上海体育学院;素有“中国音乐的殿堂”美誉的中国音乐学院等等......这些特色型高校在各自领域都具有代表性,但目前部分评价指标对其并不适用,这一点要明确。
▎怎么样?
一所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多方面资源的整合,资金便是头一个。
2017-2018年,新晋“双一流”高校的年度总收入,有12所高校都在10亿元以上。
其中,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年度总收入超15亿,而首都师范大学直逼30亿。(注:部分新晋“双一流”高校未找到数据)
除了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2018年的年度总收入也相当高,已超20亿元。
在2018年9月,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就曾联合出台过意见,要支持"双一流"建设,为此在"十三五"期间拟筹措资金40.27亿元,可见河南省发力双一流建设的力度和决心。
除了资金,一所高校如果没有创新人才、学术骨干,也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而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大学,才称得上一流大学。
2019年,国科大24位校友、23位博导当选两院院士;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时也有19位博士生导师成为新晋院士,包括1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都师范大学还在2017年出了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复全教授增选为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顾东风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同时,2017年,天津工业大学夏长亮教授(现任天津工业大学校长)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年天津唯一入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2019年,新晋“双一流”高校入选较多国家杰青、优青和万人计划,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共有30人,居第一;中国科学院大学有14人,位第二。
再往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都有不错的表现。
此外,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也在国家杰青等人才拥有上占了一席之地。
资金、人才等资源都有,如何有效联动,从而促进科研能力等的发展更为重要。
2016-2019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绝大部分新晋“双一流”高校表现不俗。
两项目总数在400项以上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郑州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大学。
其中郑州大学以1034个项目位居第二,项目总经费达到了53859万元,科研方面不可谓不强。
以上,从经费、师资人才、科研情况简单考察了新晋“双一流”高校几年来的发展情况。
可以看到,依托体制、政策和经费等优势,中 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及首都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云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双一流”建设成绩都很不错。
即使是音乐、美术等小众特色院校也有各自的成绩。2016-2019年,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等也在国家杰青等师资人才拥有上均占一席之地。
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获A+评级,并列全国第一;2018年,上音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547人获633项国内外奖项,其中获第一名奖项187项,问鼎多项世界顶尖音乐比赛。
中国美术学院,在近两年来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评审中,《作为启蒙的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包豪斯藏品展》、《媒体创意策划人才培养》等10个项目获得资助;而在“双一流”中期评估中,中国美院的“国美模式”屡获点赞。
上海体育学院,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目前已建成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兴奋剂检测上海实验室启动建设。
......
▎还有期中考试~
说起成绩,每位刻苦努力的学子,都希望在期末有一份满意的答卷。而新晋“双一流”高校不仅有期末考,还有期中考。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的消息频繁出现在各大高校官网,首轮“双一流”中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8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大多进行了中期评估。
这28所新晋“双一流”高校表现如何呢?
目前,已经公布“双一流”中期评估的19所高校,绝大多数高校都获得了“肯定”评价;
其中,南京林业大学、云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南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明确“通过”评估,成绩相当“高”。
而有高校在发展,就有高校在不断追赶。
虽然在“期中考试”中新晋“双一流”高校大部分的表现都不错,但在“双一流”动态调整的体制中它们还面临着不小压力。
在今天的高教格局下,不是“双一流”却发展迅猛的高校可不少,它们都是“双一流”的有力竞争者。
比如,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还有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大学、湘潭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等。
除了竞争压力,新晋“双一流”高校的社会认可度提升也需要时间。
就整个政策来说,“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时间并不长,社会大众对政策的反应是较为滞后的。一个大学生,亲朋好友可能还会问是不是985、211的;去面试HR也可能会问毕业学校是不是985、211。
此外,社会对于高校的认可,与地区发展也有很大关联。“选学校还是选地区”往往成为考生择校必答的一道题,而对于部分高校,地理位置已成为“阻挡”考生的第一道坎儿。
而且,新晋“双一流”高校中,不少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大学综合化发展渐成趋势的今天,它们的“特色”如何保持也成为一个问题。
这一切,需要高校不断努力,也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