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伊始,海南师范大学就确定了围绕“一个中心,两大任务,若干举措”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思路。即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中心;以打造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两大任务为目标;以实施“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方案、强化通识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注重精品课程建设、扎实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卓越教师培养、推进“双五百”顶岗支教工作、构建基于“云服务”的现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等若干举措为动力,全面推进本科教学内涵建设。
本文拟就我校根据省部共建关于“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精神,于2015年开启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为突破口,进一步夯实本科教学质量的综合改革为例,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和思考。
一、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模式
学校充分认识到“因地制宜”对改革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在其他高校实践经验和自身试点改革效果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适宜的改革模式。
1.按学科门类进行招生。将学校原有的39个专业,归属到21个学科专业门类中,再根据学科专业门类的相近性和融合度合并为五个培养大类,即教育类、文史法类、数学物理信息类、化学生物地理类、管理类。五个大类既彻底打破了学院间的壁垒,为真正意义上的“大类培养”奠定基础,又符合学校的整体布局和资源分配现状。
2.对于特殊专业进行区别对待。学校艺术类、体育类、外语类共15个专业因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继续按专业招生,但加大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外语类、音乐体育美术类在大学一年级按大类设计共同的通识教育课程,同时设计各自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增设小学卓越教师班,根据面试和高考成绩,择优选拔30名海南籍学生,开展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的订单式培养。这样既正视了特殊专业对大类培养的不适应性,也强调了学校师范教育特色的发展。
3.采用“1+3”培养模式。新生在入学时按五大类接受通识与基础教育,以及学科专业的启蒙教育,第三学期正式进入大类中的某个专业学习。这一模式充分考虑了学院的资源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了因通识教育时段过长而影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这一现象的发生。
二、提升质量,弥补资源不足的短板
资源不足是影响地方高校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短时间内仅依靠人才和资源引进的方式弥补资源不足短板的做法并不现实,因此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条依靠全方位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来满足资源需求的“内生性”发展道路。这一思路称为本科教学质量“十百千”提升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作为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十”:即每年各评选10个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示范实验室、示范实践基地、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在“十三五”期间,建成10个创新实验室、10门在线开放创新创业专门课程。“百”:即在“十三五”期间支持建设100部高水平的自编教材、100个示范实验室和示范实践基地,评选100个优秀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或教学能手)。“千”:即在“十三五”期间建成1000门在线网络课程,立项资助10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创新创业项目。
三、合理布局,应对专业失衡的困境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对学校的专业发展和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分流之前各专业如何建设和分流之后各专业如何发展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学校的改革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设计和实施合理的分流方案。学校的专业分流方案在充分征求了学院、专业、行政部门等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提出,遵循高考保底、择优分流,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理调控、高效利用,信息公开、接受监督的原则。各大类培养学院根据所属各专业的人才需求、招生计划以及师资、设备等教学条件,结合近三年的专业学生数,提出本学院分流专业的计划人数。再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根据各专业师资、设备等教学条件,结合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考研率、就业率等)情况,编制专业分流计划。综合专业计划数、学生志愿、学生成绩排名、高考志愿等情况确定学生最终分流的专业。同时,学校自主研发了专门的分流系统,为填报志愿、统计数据、志愿调配等工作提供便利。
2.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对学生选择率低,甚至达不到班级规模的专业,予以预警并控制招生规模;根据第三方就业评估报告,建立全校红牌黄牌专业警示,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学校当年平均就业率且排在后三名的专业,予以预警并控制招生规模;对连续三年就业率低于学校当年平均就业率且排在后三名的专业,予以减少招生规模直至停招。
3.加强专业规划与建设。继续高举教师教育大旗,下大力气做强做优教师教育专业,进一步突出并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瞄准海南省“12+1”产业发展与建设需要,积极稳妥地发展非教师教育专业,增设应用型专业,增强综合办学实力。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坚持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匹配,优先建设发展能够支撑学校重点学科的专业、能够支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的专业、能够支撑硕士学位点和博士点建设的专业。促使各学院从注重专业数量的发展转向注重专业内涵的建设,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
四、完善配套,保障改革目标实现的质量
学校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教学综合改革作为一项全校性的、各领域协同的改革进行深入推广。举全校之力,打好教学改革的攻坚战。
1.完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改革。出台创新创业学分管理相关规定,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性、多元化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扩大学籍弹性化管理。扩大弹性学制年限,将学生修业年限由3到7年放宽到3到10年,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学业情况调整学业进程,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出台免修免考制度,在现有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免修免考执行细则的基础上,出台免修免考制度,在更大范围内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发展空间。
2.配套设施与服务建设。根据改革新要求加紧升级、完善现有教务管理系统,加快推进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建设,完善智能化教室改造等。
五、全面革新,打造适应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模式的新课堂
1.革新教学内容。学校按照优化课程体系、严格控制学分,加强通识教育、提升综合素养,改革教学方式、推进信息化教学,实施多元培养、尊重个性选择,强化实践能力、重视创新教育的原则,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建立起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发展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课程组成的新课程体系。
2.改革教学方式。鼓励任课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创造更多的条件、引进更多的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3.改革考核方式。坚持突出过程性考核、多样化考核、创新创业能力考核的“三突出”原则,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非标准答案”考核,破除“高分低能”积弊,建立科学合理、鼓励创新、富有活力、方式多样的考核制度。
诚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学改革工程,其成效和不足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总结,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却愿在此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一是如何处理好师范院校性质与大类招生培养改革的关系。如何根据教师教育的特色打造师范类专业的大类培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改革的过程中需平衡好师范性与综合性之间的关系。
二是如何处理好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大类招生培养改革的关系。大类招生培养改革的方向和程度需充分考虑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素质、学生接受能力等因素,进而确定通识的广度和深度,确定知识的理论程度和应用程度,避免出现培养出的学生知识“广而不专,懂而不精,学而无用”的现象。
三是如何处理好大类招生培养改革所带来的格局变化。在宏观层面上是学科、院系、专业、校区分布、利益格局的变化,需合理统筹规划,提前预见、及时化解其中的矛盾。在微观层面上是学生学习方式、心理、校园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需提前介入、合理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