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论坛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规划的五个导向

作者:葛少卫 王宗荣添加时间:2016年12月26日 访问量: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投入下,我国高校的学术声誉和学术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但距离实现国家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的目标,还存在不小差距。为实现这一目标,各高校在规划和建设工作中,要把握好“五个导向”。

把握任务导向。高校要把握任务导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同时,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使广大师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与侵蚀。

强调问题导向。面对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国际形势和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艰巨任务,高校要认真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以数据分析代替主观感觉,以管理运筹代替经验判断。要统筹考虑规划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也要注重抓住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目标确立要强调水平提升,解决学校层次问题。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国家、地区、行业、学校办学特色,解决国家需求问题。指标细化与措施制订要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多次迭代,合理统筹好共性与个性、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注重人才导向。高校规划要以人才工作为突破口,切实抓好人才的引、培、评、用。引,即通过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吸引人才,为人才提供成就梦想的平台。培,即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着力打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评,即以“德才并重、以德为主”的标准评价教师,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踊跃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用,即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破除人才使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坚持学术导向。高校要完善学术管理架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常态化运行机制。要优化学术管理制度,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学术繁荣的管理体制机制,鼓励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改革学术分类评价制度,完善学术道德和学风监督机制,激发教师学术热情。要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成长成才的学术环境,使优秀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突出质量导向。“双一流”建设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从认识上厘清高校办学中规模与水平、外延与内涵、均衡与特色的关系,对资源配置、制度制定、评价考核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意见。要规划建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以自我评估为基础,专业认证及评估、第三方评估等为规范的质量保证机制,使质量导向得到有力贯彻落实。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12月24日07版)

请输入搜索信息: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友兰学堂中楼 邮箱:ghfz@henu.edu.cn
  • 版权所有:河南大学发展规划处   107 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