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论坛



李言荣:高质量本科教育的认识与实践

作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添加时间:2019年10月22日 访问量:

  12日上午,“2019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在兰州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出席年会并作报告。报告摘编如下:

  一、本科人才培养的认识

  1.现代大学的两大职能已趋于稳定。数百年来,无论大学的职能如何发展变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从来都没有发生改变。现代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的两大职能已基本趋于稳定,就是人才培养和创造知识。信息技术未来会不断冲击大学的教学形式、校园形式等,但是这两个职能不会变化,其主要原因是:首先,大学是优秀青年学子聚集的平台。17、18岁的大学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向青年转变的过程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互相交流和碰撞时成长最快,这一作用是任何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互联网公司都无法替代的;其次,人在本质上具有创新基因,所以才会不断探索大自然、挑战人类极限。在大学,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不断得到挖掘和放大,这是任何一个科研机构无法比拟的。因为大学有三个基本的特征:自由的学术空气、多学科交叉的氛围、好奇心驱使下的学生提问,所以在大学几年里,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最大化的释放。所以我们说,人才培养尤其本科人才培养是学校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等实力的集中体现,最能映射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的。

  2.大学阶段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环节。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很复杂,但总结起来不外乎就是三个环节:入口、出口和中间培养过程。其中,入口就是怎样把优秀学生招进来;出口就是通过大学四五年的学习,让学生们的人生价值和优秀程度得到放大;中间的培养过程非常复杂而庞大,但总体来说就是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培养体系,二是质量保障体系,因为没有质量保障体系的培养体系是不靠谱的,而培养体系可以分为课堂内的课程体系和课堂外的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制度保障、真金白银的投入及激励约束制度等等。在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中,让学生拥有好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另外还有四种软实力也非常重要:一是宽广的视野;二是更高的标准;三是良好的沟通;四是合适的爱好。

  二、四川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践

  1.“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推动课堂革命。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课堂进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10年来,四川大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室革命”为抓手,目的是要实现课堂教学“小班化、面对面和点对点”。具体来说,一是开展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把新生按照25人左右规模编班;投入2亿多元推进“教室革命”;全面推行“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的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提出问题来”。二是推进非标准答案考试。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实行开放式命题,促进学生真学真想真领会。目前,四川大学已实现非标准答案考试全覆盖,让背书就能考高分在川大成为“尘封记忆”。三是实施全过程学业评价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的比重,做到学业考核全程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结果动态化。把期末考试成绩权重降低到不超过50%,平时成绩的分布在6次以上,100%的课程都实现了全过程考核,让期末考前突击在川大成为“过眼云烟”。

  2.汇聚四川大学文理工医多学科优势。四川大学作为一所有123年历史的大学,是我们国内办学历史最早、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学校文、理、工、医学科、专业都很齐全、发展也比较均衡。学校一直注重发挥文理工医多学科优势,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过建立五大通识模块课程、跨学科研究型课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双学位教学及辅修教学计划等,建立了21个全校性的跨学院、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平台,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推行了“三进三结合”,鼓励本科生尽早进实验室、进课题组、进科研团队,要求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程与课题相结合、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相结合,同时实施了学生科技创新“三大计划”,把科研能力融入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去。此外,学校充分发挥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构建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从2005年开始,面向全校开设了《中华文化》必修课,开设了系列人文讲坛,涵育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通过充分汇聚和发挥学校的多学科优势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重奖激励+双证培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动能。要实现课堂革命,就必须要有全身心投入的高水平教师。学校通过设立针对老、中、青优秀教师的“教学三大奖”,包括特等奖100万元、一等奖50万元等,重奖全身心投入到一线教学的老师,重奖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老师,重奖课堂内外与学生交流互动的优秀典型老师。每年学校召开本科教学工作表彰会,这已成为了学校的一个重要节日,使一线教师有了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学校坚持“双证上岗”,要求每位老师上讲台要持有教师资格证和教学能力培训合格证,对老教师以教学需求为导向开展了针对性培训,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了全面培训。5年来,参训教师3万余人次,大面积、大幅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4.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学校每年投入真金白银开展“国际课程周”,把世界一流大学知名教授“请进来”。8年来,我们邀请了牛津、哈佛等世界一流大学的1000余位海外教授为学生开设了1300余门次全英文课程。每年受益学生超过2万人,让学生们不出国就有留学的感觉。另一方面,从2018年开始,我们实施了针对大学生海外交流的“大川视界”行动计划,每年资助3000名以上本科生“走出去”,到海外高水平学校短期访学交流,到国际组织见习实习,到海外基地实践,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总的来说,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我们建设“双一流”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当前,学校正在开展为期半年的本科教育大讨论,提出了六大行动计划,包括立德树人铸魂行动计划、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探究式-小班化”内涵式改革行动计划、“跨学科-贯通式”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双创”教育深化行动计划、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行动计划等,聚焦一流人才培养全要素、全过程的持续改革,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请输入搜索信息: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明理路北段379号 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友兰学堂中楼 邮箱:ghfz@henu.edu.cn
  • 版权所有:河南大学发展规划处   107 网站工作室 制作维护